茅台漲價了
自2011年元旦起,貴州茅台漲價了,平均漲幅達到兩成。
但銷售依然旺盛,甚至催生了海外高檔酒代購業務。國內零售終端的頻繁提價,茅台國內外價格出現嚴重“倒掛”,導致茅台在海外市場遭到華人的搶購——375毫升裝、53度的“飛天茅台”(最暢銷的茅台酒)在美國一家華人超市的售價為每瓶82.99美元(合550元人民幣),而在中國則賣到每瓶1050元人民幣。
這種內外價差固然與定價策略、市場特性有關,關鍵的問題是茅台為什麽會漲價?
一般來說,產品的漲價無非如下幾個因素:供求狀況,產品成本和品牌效應。對於茅台這種“聞起來像穀場,喝起來像鬆脂”高檔白酒,幾乎注定了其供不應求的市場局麵,而隨著倉儲成本、運輸成本、原材料價格(釀造1公斤茅台或五糧液這樣的高檔白酒需要消耗近5公斤糧食)的上漲,茅台酒的漲價幾乎是沒有懸念的。
如果僅僅是茅台酒漲價,cq9电子平台大可不必慌張。
但今年以來,從國外的大宗商品到國內的“菜籃子”,從鐵礦石等基建原材料到商品住宅的售價租金,從麥當勞的快餐到聯合利華的日化品,無一不在蓄勢待發,幾乎都在漲價。
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份通脹壓力持續高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4%,生產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7.3%,創下2008年10月以來的最大漲幅。食品價格3月份加速上漲,同比上漲11.7%。食品價格上漲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尤為嚴重。
工資可能是個例外。
實際上,工資也在漲——中國所有的沿海城市,工廠主們都在抱怨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招聘及留住工人的難度比以往大得多,因為即使漲了工資也未必能趕上物價上漲的幅度,也就是說不能保證實際購買力和通貨膨脹之前相當。更何況,工資的上漲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最終會傳導至製成品的價格上。這將形成物價的螺旋式上漲。
正因如此,不少公司對自己的工廠升級換代,引進更多的自動化設備,以降低勞動力密集程度。其它製造商和加工企業正遷往內地。許多工廠主寧願遷往陝西或四川等西部地區,不僅能享受到更多的政策優惠,還能充分利用當地較為廉價的用工成本。
但薪資上漲作為中國的通脹來源之一,並不那麽令人擔憂,它甚至可以說是一件好事。這是因為薪資增長是中國政府和世界其它國家所呼籲的經濟再平衡的一部分。這種再平衡將為越來越多的人實現“小康之夢”創造了條件。
但致富的前提是,cq9电子平台不用“抱著總值3萬億津巴布韋元的鈔票搭公車,隻為了支付約合3.5元人民幣的車費”。
通脹之因
此次我國的通貨膨脹與國內外的經濟形勢均有緊密聯係,更與上一輪的經濟刺激計劃一脈相承。
經濟學意義上的通貨膨脹意指整體物價水平持續性上升,因此僅僅是茅台漲價並不能算是通貨膨脹,因為這隻是單一商品的價格變動。企業偶爾的調整價格也不能算作通貨膨脹,因為這是有特定時間區間的,是非持續性的。
從產生的機理來說,通脹隻有兩種,一是需求拉動型,一是成本推動型。前者,商品供不應求,後者,生產成本不斷上漲。上文中提到的工資上漲引發的通貨膨脹即是後者。這兩者都造成了價格的上漲。
但是在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係越來越密切的今天,經濟局勢更加複雜了。
如溫家寶總理在與網友交流時所言,“這次物價上漲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在國際上帶有普遍性。”為應對金融危機,世界各國相繼推出寬鬆的貨幣政策,特別是主要發達經濟體去年出台了“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定量寬鬆,就是指利率接近或者達到零的情況下,央行通過購買各種債券,向貨幣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的幹預方式),過量資金在刺激經濟複蘇的同時,造成全球流動性過剩,進一步加大了全球特別是新興國家通脹壓力。
作為石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大國,輸入性通脹對中國影響尤為明顯。
3月8日,鐵礦石外盤品位在63.5%的印度粉礦的報價升至139~141美元/噸的高位,同時波羅的海幹散貨運指數持續大幅回升。價格上漲的不隻是鐵礦石,在日本大地震、空襲利比亞等諸多“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下,包括石油、黃金、銅、棉花等大宗商品在內的全球資源品都在啟動新一輪漲價。
與國際局勢的詭秘莫測相比,國內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地方換屆選舉之年。各級政府都有強烈的加快發展衝動,促進地方經濟加快發展的呼聲很高。盡管不少省市已經略微調低了增長目標,但絕大多仍在10%以上。而根據這些年經驗看,實際增長數據都遠遠高於計劃預期數據。經濟過熱的風險陡然增加。
除此之外,貨幣存量規模較大,能源、原材料、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逐漸上升,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也在積極穩妥地推進,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價格上漲的壓力。
其實,本輪的物價上漲甚至可以追溯到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上。“兩房”引發的債務危機迅速由美國影響至全球經濟的穩定繁榮。為了應對外部衝擊,我國政府製定出台了十大措施以及兩年4萬億元的刺激經濟方案,而這一切逐漸拉開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建設的序幕。
“4萬億”的刺激計劃和“雙鬆”搭配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當時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保證了當年經濟的穩定增長。但從另一個方麵來看,該計劃激發了地方政府一些不切實際的投資衝動。為配合國務院“4萬億”的計劃,工、農、中、建等銀行迅速落實支持國家擴大內需的信貸計劃,最終造成的結果,是2009年全年9.7萬億元人民幣的天量信貸規模,超過2007年與2008年兩年信貸之和。
當然,在經濟增長和資產價格上漲的過程中,信貸風險有可能被掩蓋起來,但如果產能過剩和資產價格下跌,信貸風險就會立即暴露,因此隨著信貸規模的擴張,銀行體係信貸風險不容忽視。
而貨幣政策的傳導一般要經過6個月到1年的時間,目前天量信貸的負麵效果也許已經在此輪通貨膨脹中顯現了。
駕馭通脹
人民銀行做的儲戶調查顯示,老百姓對物價滿意度已經降到了11年來的新低。很多消費者、企業家覺得CPI增長率沒有2008年年初那麽高,但是感覺上壓力比那個時候嚴重,這是因為中國不光有CPI的壓力,還有房價的壓力。
德意誌銀行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高通脹加深通脹預期,又會帶動通脹,從而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通脹壓力;通脹對於收入分配會產生惡化效應,一方麵對低收入人群收取很重的稅收,另一方麵對企業收入進行大幅度重新分配,這會導致社會的壓力;通脹如果在短期之內沒有一套及時、有力的措施對應,很可能在通脹加劇的時候,讓政府被迫采用更加極端、更加力度大的政策加以緊縮,就會導致經濟大起大落的風險。
既然通脹的潛在危害這麽大,如何駕馭這頭老虎呢?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表示要強化市場調控監管,通過發放補貼、大幅加大農業教育醫療的支出比重、降低稅負等方式努力緩解和化解價格上漲的影響。要加強流動性管理,控製貨幣投放,適當收緊銀根,努力減少新增貨幣供應。
我國央行於4月5號發布公告稱,將金融機構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1年期人民幣貸款利率由6.06%上調至6.31%,1年期人民幣存款利率由3.0%上調至3.25%。這已是年內第二次加息,我國央行前兩次加息分別是在今年2月8日(農曆新年假期的最後一天)和2010年12月25日。此舉傳遞的信號已十分明顯。
匯信資本董事總經理葉翔則認為,貨幣發行與通脹的關係可用風箏作比喻,風箏要飛得高,需要將線放長,但風箏能飛得高,絕不是因為線放得長。關鍵之舉在於調整經濟結構。我國隻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使經濟增長建立在三次產業協同帶動的基礎上,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的基礎上,才能在未來國際競爭格局中贏得主動。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特別是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功能,隻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的過冷和過熱交替出現的情況。
(文:饒磊/實習記者)